当前位置:主页 > 商业资讯 >

环球消息!打造聚才引才强磁场

发布时间: 2023-05-11 09:00:54 来源:安徽日报

毕业季临近,各省“抢人大战”格外激烈。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让“筑巢”和“凤至”双向奔赴?近年来,安徽省实施“安徽人才30条”、“科学中心人才10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措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越来越多的外省市人才愿意到安徽发展,越来越多安徽优秀学子毕业后选择回到安徽发展。

政企携手广揽青年才俊

近日,六安市“政录企用”人才引进工作公告发布,高校毕业生丁伟跃跃欲试。“公告上说,符合聘用条件的人才派驻企业3年后,实行‘双向选择’,选择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确定事业单位岗位;选择留在派驻企业工作的,解除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丁伟告诉记者,可以先去企业体验和锻炼,之后也能根据自身意愿和工作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他觉得很有吸引力。


(资料图)

“政录企用”人才引进是六安市继“人才新政15条”、人才购房补贴等政策落地实施后的又一引才新政,进一步支持企业招才引智。据了解,该市在市内152家企业确定岗位,精准吸纳产业企业发展所需人才,152家企业均属于重点发展的“5+1”主导产业,所招岗位专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等,共确定了214个岗位。

今年3月,合肥市也组织“招才引智高校行”招聘团走进了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的41所高校,中科大先研院、合肥市产投、科大国盾量子、大众汽车(安徽)等340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重点产业链企业,提供优质岗位5862个。赴上海的工作组前往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赴珠三角的工作组走进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知名高校招才引智……邀请广大青年学子来肥建功立业。

据了解,“招才引智高校行”上海站专场招聘活动累计吸引近千名大学生入场求职,现场企业收到简历878份。天津站共收到840份高校学子简历,其中现场达成意向547份。

安居保障是人才较为关注的话题。根据近两年合肥市高校毕业生政策清单,记者了解到,新来合肥就业且在肥无自有住房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可分别按不高于90、70和50平方米的标准,免费租住国有租赁公司房源3年;自行租住的,3年内可分别按每年3.6万、2万元和1.5万元标准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人才公寓和购房补贴优惠政策。这份“政策礼包”为新来合肥就业人员解决住房租房问题,很有吸引力。

“筑巢”和“凤至”的双向奔赴,得益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和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2022年,我省生产总值为45045亿元,挺进全国前十,同比增长3.5%。同时,制定实施“安徽人才30条”“科学中心人才10条”等系列政策文件,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深化编制周转池、首席科学家、股权期权激励等制度改革。此外,我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开展“特支计划”、“115”产业团队遴选,大力培育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

聚焦重点产业精准引才

在黄山市徽州区,不少企业近几年在当地人才办的支持下,引进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赵祖喜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我已经选择定居在这座城市,妻子和孩子都跟随我来到了这里。政府、企业提供的人才政策和服务非常贴心,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发创新环境和生活环境,在这里,我对个人发展很有信心。”赵祖喜介绍,他所在的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速精密数控铣削机床企业,由于缺乏高端专业型人才,曾经在产品技术改造提升和结构优化方面遇到瓶颈,“2022年,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加工需求,我们团队设计研发的SED855系列机型,解决了原有机型铝材加工排屑困难、高速加工震动等难点。”

产是才之基,才是产之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据了解,徽州区每年拿出5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人才激励;开展博士驻企,11名博士携手11户企业,为企业创新转型、规划引领当好“技术顾问”;对区三大主导产业企业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技术入股等形式柔性引进的专家人才,根据企业实际支付的薪酬予以奖励。

引来了“凤凰”,更要留得住,用得好。高端技术人才的加盟,不仅让企业产品种类覆盖面更广,竞争力有效提升,技术难点也得到有效解决。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已达2.36亿元,同比增长6%。

引才的同时,要暖心留才。“在工作生活上提供关心,为人才协调解决落户安居、就医康养、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徽州区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徽州区打造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开展符合青年人特点的各类活动;开展“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百家企业”活动,加强与各类专家人才的日常联系和精准服务;组建“徽州人才服务联盟”,遴选一批商超、酒店、民宿等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徽州区的做法是我省聚才引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依托创新型人才实现从“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跨越发展。

“优化升级人才引育平台,人社部门将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等平台载体建设,完善新建博士后站备案制度,吸引更多海内外青年科技人才在我省创新创业。”在近日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连政表示,还将定期发布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信息,面向全球举办博士后青年人才“云聘会”,助推名企名校名院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发展壮大市场引才主体,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鼓励和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

人才竞争,从长期看,要靠环境和生态。

近日,桐城市积极推进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的设立。“我们在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了两个专门的窗口,让来桐城的各类人才少跑腿,一次事一次办。”桐城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刘根杰说。

为了激发和释放人才活力,桐城市开展了“文都名匠”评选活动。“今年4月评选出首批‘文都名匠’10名。”刘根杰告诉记者,这些文都名匠来自各个产业领域,都属于技能型人才,计划纳入高层次人才,并享受相关补贴支持政策,“我们将5月定为‘文都名匠宣传月’,为的就是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工匠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影响,营造尊重知识、尊崇人才和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人才环境对于人才,尤其对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影响,决定着人才的成长,左右着人才的去留,关系着人才队伍建设。据介绍,在强化保障,优化引才“软环境”方面,桐城市近年来推行“一站受理、一次告知、一趟办结”工作制度,指导自助申报各类政策补贴;与高校和企业建立政策对接群、业务交流群,确保惠企人才政策精准送达;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至关重要。据了解,我省将进一步推动跨部门跨区域信息互通共享,运行使用省“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继续落实江淮优才卡优待服务,畅通外籍高层次人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为人才在皖安心安身安业营造良好环境。在为人才“松绑减负”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减少项目申报证明事项材料;推行职称电子证书,加快实现职称评审结果全国查询验证。(记者 朱 卓)

标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