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商业资讯 >

这大热片到底行不行?_世界观热点

发布时间: 2023-05-07 20:12:34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

关于《长空之王》好不好看,已经成了一场焦灼的争论。


(资料图)

豆瓣开分7.0,目前掉到了6.8,看起来还算不错。

但仔细看,会发现评分里,大多数要不是5星,要不就1星。

黑和粉之间,竞争激烈。这样被污染的数据,不信也罢。

但从票房上看,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五一档第四天起 ,前三天领跑的票房冠军《长空之王》,已经被《人生路不熟》超越,跌到第二。最终预测票房,也低于后者。

看起来,颓势已现。

但不吹不黑地评价,这片到底怎么样呢?

先说结论:

作为一部主旋律的宣传电影,它很燃,也有教育意义。

但如果要用好电影的标准来评价它,那么《长空之王》显然还有许多不足。

01

漂亮的宣传片

客观地说,《长空之王》的完成度是很高的。

场面上,也算好看,无论是静态的飞机造型,还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空中飞行,都拍得赏心悦目。

整个片子的节奏很紧凑,每一场飞行戏都很惊险,让观众的心绪也跟着一起起伏。

导演刘晓世,此前是拍军事宣传片出身的,所以他特别知道,该怎么把战斗机和战斗场面拍得漂亮。

再者,它的主题也很棒。

电影挖掘了试飞员这个鲜为人知的军种。

简单来说,试飞员就是那些测试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操作极限的人。

一个新的战斗机型号设计出来了,可以在什么样的极限条件下飞行,飞机的性能,可以完成什么样的极限操作。

这些都需要试飞员用肉身去试验,并通过飞行获得的数据,帮助工程师不断完善设计。

用电影里的话说,试飞员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他们每一次飞行都可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与他们的付出不相匹配的,是他们极低的曝光度。

如果不是这个电影,可能很少人听过还有这样一个军种。

相对于那些前线的飞行员,他们可以说是默默无闻。

但他们的飞行技术,其实丝毫不亚于前线飞行员。

因为需要足够过硬的技术和身体条件,才有能力在飞机性能和人体承受的极限边缘试验。

王一博饰演的男主角雷宇,正是因为技术顶尖,才被胡军饰演的队长看上,招募为试飞员。

02

缺少人性的空间

在这群人身上,本来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人性空间:

他们为什么愿意做这么危险,却又默默无闻的工作?

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不甘和抱怨?

他们每一次以身试险的飞行,内心面临着怎样的恐惧,又如何战胜恐惧?

他们的家人,能否理解他们的工作?

但可惜的是,导演忽略了这些可供挖掘的角度,把这片变成了完全正面的主旋律。

你看片中的人物,最大的印象是,他们很像课本中看到过的那些英雄人物:

他们一心为公,毫无私心,他们只有牺牲精神,没有半点恐惧。

这样的人物形象,看起来确实正面、伟大,但也缺少了代入感,因为他们身上少了真实生活中人物的个性。

导演刘晓世的宣传片出身,同样解释了他为什么会这么拍《长空之王》。

这片本身,可能也带有很强的宣传目的。

但是,作为一个观众,或许会被电影激情澎湃的惊险场面所刺激,也会被英雄人物的慷慨激昂所震撼。

但走出影院之后,却很难记住他们的脸。

因为他们一个个都好像戴着面具,看不到他们真实的模样。

03

单薄的人物形象

从宣传片的目的出发,我们能理解电影的很多操作。

比如说,选择王一博作为主演,并把他的戏份,能加多大就加到多大。

毕竟,有谁比当红偶像艺人更适合作为宣传人物呢?

但这么做,却也反过来伤害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

不是说王一博的演技不好。在电影中,你至少不会因为他的表演出戏。

但因为导演的处理,几乎把王一博当成唯一的主角,让片中其他角色,几乎都成了工具人,没有任何记忆点。

别说王一博之外的其他试飞员了,连王一博的队长胡军,在片中也成了一个陪衬。

他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之后的牺牲,好激励王一博成为更优秀的试飞员。

这么做,宣传效果可以达到最大,但也让电影本身,显得更加单薄。

看完整部片子,你只记得住王一博这一个角色。

但另一方面,王一博这个角色,也没有塑造好,他的形象过于扁平化。

我们看到的他,拥有所有的主角光环:

他的飞行技术是最好的,研发能力也是最强的,还是所有飞行员中最勇敢的。

但是,我们看不到他是如何成为这样一个「全能型」人才的:

我们不知道他对飞行的热爱是从何而来的。

也不知道他为了成为如此优秀的飞行员,付出过多少努力。

只看到他轻轻松松,就能得到「金头盔」,不需要任何设计师、工程师的协助,就能自主研发出总工程师都想不到的「反尾旋伞」。

不只能力超强,他的光环还体现在感情线上。

他和周冬雨饰演的航医的爱情,来得也是莫名其妙。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聊过一两次天,不需要表白,也不需要交心,周冬雨就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他。

像极了那种「钢铁直男」会幻想出来的爱情。

他和父母的关系,也是「教科书式」的刻板。

父母对他的工作充满了心疼、担忧和不解,知道他受伤了,千里迢迢来部队看他。

但他没有任何感激,对父母的关心也毫无体谅,上来就是一顿慷慨激昂的爱国言论输出,还把父母给说服了……

这样的形象是很伟大,但真实吗?

还有,片中,不论是王一博,还是其他飞行员,从未表现出任何恐惧或畏难的情绪。

我们都知道,试飞员的工作风险极大,他们每次出发,都可能无法返航。

那么,观众一定会好奇的是:他们会感到恐惧吗?他们如何战胜自己的恐惧呢?

但导演在电影中给出的答案是:

没有,他们没有任何一丝恐惧,好男儿志在报国,牺牲自己算什么呢?

是的,同样非常伟大,凸显了试飞员的英勇无畏,但真实吗?

如果一个宣传片这么拍,没问题;但一个电影这么拍,就让人觉得乏味了。

表现一个人的勇气,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要把他拍得天不怕,地不怕。

要知道,真正的勇敢,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是明明感到了恐惧,但仍然选择了挑战。

在恐惧与目标之间反复犹疑、挣扎,最终战胜了自我,这才是人性中吸引人的地方,电影好看的地方。

但《长空之王》剧本方面的薄弱,让王一博和片中所有角色,都像是纸片人,既没有深度,也没有真实人物的魅力。

总结来说,《长空之王》在场面和动作戏方面,都做得很漂亮,可以算是很不错的宣传片。

但如果用评判好电影的标准来审视,仍然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作为任务电影,我能明白它有许多限制和框架,但仅仅因为它的特殊属性,我们就可以对缺陷视而不见吗?

标签:

为您推荐

  • 最新资讯
  • 热门资讯
财经